首页 俱乐部 大赛 活动 在线DV 作品库 剧本 导演 摄影 采编 表演 故事 导购 专题 电影 动漫 视频招聘 音乐 旅游 商城 论坛 软件 上传通道
您的位置 > 首页 > DV梦工厂 > 采编

HDTV制作中广泛应用的存储技术(下)


作者:太平洋电脑网 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点击:0 时间:2005-1-24

SAN技术

  SAN是存储技术进入网络时代的的产物。它一方面能为网络应用系统提供丰富、快速和简便的存储资源;另一方面又能对网上的存储资源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成为当今理想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模式。它即可以作为电视台业务管理的结构,也可以作为视音频播出服务器的网络化构架。

  NAS 技术

  NAS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数据存储设备之一。在典型的网络架构中,数据成为了网络的中心,NAS设备是直接连接在网络上的。它具有如下的特点:(1)NAS设备是作为单独的文件服务器存在的。网络中所有设备的大多数据均存储在NAS设备上。(2)将NAS设备连接到网络中非常方便。如通过设置简单的IP地址等,就可以即插即用地使用NAS设备。(3)NAS设备使用的方便性,可大大降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费用。(4)NAS设备可以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同时提供了RAID硬盘、冗余电源和风扇、冗余控制器,可保证7×24小时工作。

  该技术在数字视频领域用于中心在线存储、网络硬盘服务器和网络非线性编辑等。

  数据流磁带技术

  数据流磁带技术是一门古老的技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其容量、读写速度、可靠性的迅速提高,它在广电领域的应用也引起重视。常用的磁带存储技术有三类:

  1.LTO技术

  LTO即线性磁带开放协议,是由HP、IBM和Seagate三家厂商于1997年底联合制定的。它是开放式的技术,三家厂商将生产许可证开放给存储介质和磁带机厂商,使不同厂家的产品兼容。开放性带来更多的创新,兼容已有设备,降低成本和价格,使用户受益。LTO结合了线性多通道、双向磁带格式、硬件数据压缩、优化的磁道存储和高效纠错技术,大大提高磁带的性能。目前LTO支持Ultrium(高速开放磁带格式)和Accelis(快速访问开放磁带格式)。Ultrium格式具有高可靠性、大容量的特点。特别是能单独操作,也可以在自动环境中使用。Accelis则侧重于快速数据存储。它在磁带盒中装有双轨磁带存储器用于加快读写速度。两种格式使用同样的磁头、介质磁道面、通道和服务技术,并共享许多代码。两种格式相较而言,大部分用户更强调存储容量,因而Ultrium技术更引人注目。国内广电业于2002年开始引用该技术作媒体资产存储,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技术走向。

  2.DAT技术

  DAT(数字音频磁带技术)最早由HP和Sony开发。它采用螺旋扫描技术,早期主要用于数字音频存储,后来经过改进,用于信息存储领域,而且种种迹象表明,DAT 的优势还将继续保持。DAT技术之所以大受欢迎,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很高的性价比、高可靠性。另外该技术全世界都采用,因此世界范围都可得到该产品的持续供货和良好的售后服务。

  3.DLT(数字线性磁带)技术

  该技术最早于1985年由DEC公司开发,它主要应用于VAX机。当时是高性能、高价格,仅应用于很少领域。经改进后,又重新成为存储领域的热门技术。目前磁带驱动器容量为10~35GB,采用硬件压缩技术,容量可提高一倍。但DLT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驱动器和磁介质价格高,主系统和网络之间带宽窄。非标准的外型设计使内部受到很大限制。但该技术仍可视为未来有前途的产品。目前只被少数需要高性能备份的用户采用。

  特别值得提及,上述各种数据流磁带机均称有硬件压缩技术,可将数据无损压缩一倍或一倍以上。但是在广电数字媒体领域,大部分的数字媒体采用了MPEG-1、MPEG-2和MPEG-4压缩,当把这些数据保存到磁带机上时,数据不能再压缩。如果再次用磁带机的硬件压缩,不但不能压缩数据,而且会增加容量,这是由实验得出的结果。在考虑数据流磁带库容量时,如果存储的是MPEG或JPEG文件,不能按硬件压缩能力设计容量。

  此外,光存储技术、Cluster存储、IP存储和面向对象的网络数据库存储技术也是蓬勃向上、值得关注的热点,限于篇幅此处略。

  实际上,上述技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来构造系统。例如,GVG公司和Pinnacle公司视音频服务器的存储阵列服务器采用RAID3技术,存储阵列服务器主、备镜像,视音频服务器与存储阵列服务器采用FC的NAS方式。SeaChange公司服务器的存储阵列采用RAID5技术,服务器之间采用Cluster连接、RAID2故障自恢复方式,对外接口用Local Ethernet互联。

  在系统选型和设计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存储及系统的可扩充能力。例如,网络化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如果硬盘存储阵列采用单通道FC传输,理论带宽是1000Mb/s,实际传输有效带宽约标称带宽的70%左右,在这样的系统上,8个或8个以上精编站同时工作就容易出现等待或死机(容错功能设计不很完善时)现象。如果你定购时按单通道FC硬盘存储阵列设计,以后扩充5个以上精编站,而没有扩充硬盘存储阵列的结构,出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技术在发展,多种存储技术在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和共融,适者生存。没有绝对的先进领先,只有相对的领先。特别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系统时,要根据对像、投资、技术要求来确定选用的存储技术和结构类型,缺乏前瞻和过于追求低价格,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责任编辑:andyzgh 文章页数第[1]页 


■ 相关连接
DVFILM简介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5 DVFil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热线 13966718906
皖ICP证备05012547号 中国DV影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