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 朕要完蛋了!
赵绾、王臧:陛下,陛下!
刘彻:朕不忍心杀你们!
[旁白:赵绾、王臧二人 于狱中自杀。
支持刘彻改革的丞相窦婴、太尉田蚡。
随后也相继被解除了职务。
仅仅推行一年的建元革新 以失败告终。
而在刘姓的诸侯王 和窦姓的贵戚中,
一股阴谋废黜刘彻的暗流,
还在酝酿待发之中。]
嫔妃:谢陛下赐福!
[字幕 建元二年上巳节]
嫔妃:谢陛下赐福!
谢陛下赐福!
谢陛下赐福!
谢陛下赐福!
谢陛下赐福!
谢陛下赐福!
众人:玩水去了,快,走!
快点来哦!
窦太后:丫头啊,
那阿娇怎么不来啊?
馆陶公主:请她去了,
生病了。
倩儿:陛下,太皇太后请陛下
过去说说话。
馆陶公主:皇上来了!
那边要下水了,
太后随我去看看!
王美人:好!
窦太后:老身,本不打算来的,
结果还是来了。
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彻:孙儿愚钝!
窦太后:听说,王臧赵绾死啦!
陛下这事儿,办得不错!
知错能改就好。
那些儒者 光注重形式,
文章写起来,头头是道。
其实都是 不懂人事!
奶奶要给你推荐 万石君那一家子,
就是石奋父子,那都是大老实人,
可以做实事的。
刘彻:孙儿知道了!
窦太后:关于石奋,
陛下 以前听说过吗?
不知道也不打紧,
你去问问身边的春陀。
关于 内阁新人选,
陛下 考虑过吗?
刘彻:孙儿,孙儿听奶奶的吩咐吧!
窦太后:依我看,
朝中老臣许昌 可任丞相!
庄青翟 可任御史大夫!
石奋的儿子石建,任郎中令。
石庆,为内史。
我转给陛下的《淮南王书》,
读了没有?
刘彻:正在读呢!
窦太后:没想到 淮南王刘安,
还是这么个有心的人。
陛下过去 只学儒不学道。
读读他这部书,会对你有用。
春陀:陛下,您要下水吗?
刘彻:下什么水?
朕整天不都泡在浑水里吗?
春陀,朕问你——
你知道有个拾大粪是干什么的吗?
春陀:拾大粪?奴才好像
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个人!
刘彻:真笨!
就是那个石奋!
春陀:石奋,石奋我知道。
陛下 好好地,您问他干什么?
刘彻:太皇太后要朕任命
石建为郎中令,
石庆为内史。
朕想知道,这朝廷的官
为什么都跑到他石奋君 一家去了?
春陀:这个石奋,
学问和作文章都一般。
可是要论恭敬谨慎,
那谁都比不了。
到了孝景帝的时候,
他自己已经坐到了。
九卿近侍的位置,
而且他四个儿子,
都已 官至两千石以上。
石建是其长子,受老父影响,
也是恭敬谨慎人,
听说有一次啊抄写奏折,
这先帝啊,已经批阅过了。
可他自己 拿起来重看了一遍,
发现其中啊 ,有一个马字,
下面应该四个点,
他 写了五个。
这多了一个点,于是诚惶诚恐,
又上疏向皇上请罪。
他的小儿子呢,叫石庆,
为先帝 作过太仆。
有一次先帝驾车出行,
随口问他车上驾了几匹辕马。
他明明知道,可是呢,
他怕出错 就用马鞭子指点着,
仔仔细细数了三遍。
然后举起手来说,
启禀陛下,有六匹马。
刘彻:好啊 朕的郎中令,还有内史,
有了这两位 循规蹈矩的石家子弟,
老太太 可不就是放心了嘛!
春陀:是这么个理儿!
刘彻:好啊!
春陀,以后朕用餐啊,
碗里的每一粒米,
都要给朕数清楚喽。
多一粒,少一粒,
朕都要拿你是问!
春陀:哎哟,我的天哪!
这还有春陀好活吗?!
奴才知道,您最近心情不好,
干嘛不出去 散散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