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名儒啊!
王美人:你看
净捣乱
田蚡:来,我看看!
王美人:我想起来了,
彘儿这皇上,当得可以啊。
他能让人 一步登天了!
田蚡:恐怕,事情 没这么简单吧?姐姐!
王美人:怎么,你听说了什么?
田蚡:怕就怕,老太太有话不说 憋在心里,
但她一开口,恐怕……,
王美人:韩安国这么跟你说的?
田蚡:也许,他是故作惊人之语啊!
王美人:我看韩安国这个人,有眼力!
田蚡:好,那我安排个差事给他。
王美人:你赶快转告皇上,
别让他再摆弄 他那个娃娃家了。
什么更化改制?!
田蚡:劝不住啊,姐姐!
皇上喜欢 标新立异,
你又不是不知道。
王美人:劝不住,你也得劝哪!
你是他的娘舅,
你不管他,谁管他?
那窦婴,他是什么态度啊?
田蚡:这也是弟弟 颇为困惑之处。
按理说,窦婴是窦家的人。
可是他做了丞相之后,
倒是事事迎合皇上。
你想想看,窦婴尚且如此,
那这做舅舅的,
又怎么能 不配合皇上呢?
王美人:你们都弄错了!
其实老太太,从来没有真正待见过
她这个亲侄子。
窦婴差点被革出窦家宗门。
老太太真正亲近的,
是诸窦及许昌、庄青翟
那些世家弟子和家乡老臣。
姐姐进宫这么多年,
我一直在琢磨 老太太的心思。
你说 她是个瞎子,
怎么会比这么多明眼人
还看得更明白呢/
咱们倒像是一群瞎子,
刘彻:那董公认为,该怎么改制呢?
董仲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刘彻:董公说的器,是指朝廷的武备吗?
董仲舒:我说的器,
是国之大器,也就是说道统。
陛下可以以权力,来立自己的权威。
以法术,来驾驭群臣。
以酷法,来对那些违令的现象
矫枉过正。
但有了这些,还远远不够!
还须以崇德服人心,
以儒家学说,来统一国人的思想。
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
都要有一种 凝合力。
这种凝合力是从哪里来呢?
只能是从文化道统中派生出来!
刘彻:那什么叫做 文化道统?
董仲舒:就是孔圣人的儒家学说。
王臧:你说董仲舒这老夫子,
他这肚子里头
到底有多少东西啊?
已经谈了四个时辰了。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呀!这是……
赵绾:文皇帝当年召见贾谊,
景皇帝召见晁错,
也不过如此嘛!
看来呀,
皇上是要以此人 为帝王师了。
窦婴:也未必!
刘彻:先生你转了 这么大的一圈,
又回来了。
董仲舒:我华夏民族,要能屹立乾坤。
而历千年不衰,
如果不能应天顺时,更化改制,
则灾殃 必致民变
民变 必生动乱!
动乱 必革天命!
此乃即 天人之理,
乃治国兴政之至理。
圣主 不可不深察之啊!
刘彻:朕明白了,董公的意思是说,
要让朕再给世人立一个 精神皇上?
董仲舒:极是!必须统一思想,
罢黜百家杂学,而独尊儒术。
刘彻:朕明白了!
归纳你的话,
就是要崇礼、尊王、攘夷,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
董仲舒:对!
王臧:田大人,您哪儿去了您?
赵绾:田大人请!
田蚡:怎么,皇上和董仲舒 还没谈完?
王臧:皇上对这位董先生十分器重
窦婴:依老夫看——
皇上 只怕是决心已下,
要更化改制,除旧布新。
皇上要做 大有为之君哪!
咱们都是圣上身边的人,
应该替皇上多出主意。
不能 因循苟且,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赵绾:丞相所言极是!
咱们都应该 仔细想一想!
也拿出些 方案来,
好让皇上定夺。
窦婴:我看,设明堂,行封禅等事,
应该适时 着手准备了。
我朝自开国以来
一直沿袭着 秦朝的历法。
四时更替,季节往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