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绾:告辞!
窦太后:你心里真是这么个意思?
景帝:是,是这么个意思!
毕竟是亲兄弟。
而且老三,跟朕一向也是好的。
平定七国之乱,出了大力。
娘,长公主跟朕
说了好些个圣贤故事,
要朕好好学学。
是得学学!
窦太后: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以仁善之心了结此事。
正合乎天下之大义啊。
景帝:娘,不过我们也不能
让他觉得我们对他只是姑息!
窦太后:当然了!
景帝:再捅出什么漏子来,
那可就不好说话了。
窦太后:要好好教导他,
一定要好好教导他!
召他进宫,
立刻进朝谢罪!
娘啊,要责他!
景帝:好,那那就这么办。
皇儿还有些事,就先走了。
馆陶公主:娘,我这就托人往睢阳送话去!
窦太后:慢着,
我问你啊,
你对皇上说的那些典故,
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老实告诉我!
馆陶公主:女儿这大字不识一篓,
哪儿听去啊?
其实都是王皇后教我的。
窦太后:她聪明,你也聪明!
我原以为啊,
这刘武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她们那一家子,
还不得幸灾乐祸呀?
想不到啊,
想不到她还这么厚道。
这个皇后啊没选错!
馆陶公主:当然了,这皇后当然是选对了!
如果皇上选他的儿子当太子啊,
就更对了!
窦太后:让皇上选刘彘当太子!
梁王:怎么样,皇上的态度?
韩安国:多亏皇后请长公主从中斡旋,
皇上已经表态,对此案不再追究。
梁王:那,那皇上这回当真能放过我吗?
韩安国:目前看来是这样。
不过太后宣你立刻入朝谢罪,
闭门思过,
老臣怕到时候还有变数。
梁王:那我去还是不去?
韩安国:大王,此行必得去!
梁王:不会有去无归吧?
韩安国:这也是臣所担心的。
虽然皇上表态让大王进京谢罪,
可是万一再有人说坏话,
只怕皇上也许反悔,
采取对大王不利的措施。
因此不得不防啊!
梁王:韩大人认为,应如何加强防范?
卫绾:把驿站里所有人全叫出来,
一个不留。
驿站四周严加戒备,
任何人不得入内。
士兵:诺,快去!
卫绾:快,把那些卷宗搬下来!
景帝:那么这些事儿果真是梁王主使的。
卫绾:是的!
景帝:行了。
来,把,把,把那些卷宗都给拿上来。
卫绾:陛下,愚臣擅做主张,
已斗胆将这些卷宗全部付之一炬。
景帝:什么,你烧了?
卫绾:烧了!
景帝:谁让你烧的?
卫绾:陛下,是臣大胆自作主张。
是臣妄为陛下着想啊!
如果卷宗还在,
您看了,是追究好?
还是不追究好?
不追究,国法不容。
追究,您是追究梁王呢,
还是追究老太后?
老太后的心思,您还不清楚?
所以,此事完全是梁王的倖臣
公孙诡、羊胜所为。
他们已被依法处死,
与梁王并无关系。
景帝:烧了,就烧了吧!
人家都说,你是儒家人士。
朕看你 还暗藏着法家的计谋!
卫绾:臣有罪!
景帝:起来吧。
卫绾:谢陛下!
景帝:看来啊,让你当这个
太子太傅还是合适的。
卫绾:陛下,臣以为
打天下时,必要用法术诈力。
但守天下时,就得改弦更张,
施王道,行仁政。
既然欲立太子,
就得为太子营造一片
宽松祥和的政治气象。
使天子如尧舜,使庶民得其所,
这就是所谓 攻守异术。
景帝:正所谓变通有数,有变则通。
你到太后那儿去吧,
把这个案子是怎么回事儿,
跟太后说清楚。
太后已经知道,
朕已任命了你为太子太傅。
太后会满意朕的任命的!
卫绾:臣领旨!
春陀:陛下,梁王就要入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