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洁往小杉的老板椅一坐,这里的视线可以透过门外的走廊栏杆,看到大厅里忙碌的工人。
“坐在这儿,让我想起我刚刚拥有自己的大厂房时的感觉。那时候真的感到自己拥有了一切。小杉,你现在坐在这儿是不是也是这种感觉?”
“好像不是,我第一次坐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突然感到孤独,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
“我知道你为了什么孤独。”夏心洁转过脸来看着小杉。
“算了吧,妈,你别这样看着我,我的孤独你是根本理解不了的。”
此时的陶妮正背着包走上深圳现代办公大厦宽宽的台阶,时光的磨砺让陶妮在短短三年内变得成熟了,职业化了,她不再是以前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了。
牛总的车驶过来,他从小车里出来,他一抬头看见陶妮在前面走,着急地追了上来:“陶妮,陶妮,你等等,我有话问你。”
“什么事牛总?”
“哎,我问你,韩波有没有跟你说他要辞职的事情?”
“没有啊,是怎么回事?”
“唉,你们那个韩波,我是实在看不懂他。真不知道我们有哪里对不住他了,突然之间铁了心地要辞职,我都已经把他从公关部的经理升到副总了,他还要怎么样?我劝了他老半天,可是连一滴水都泼不进去。”
“那他肯定给你理由了吧?”
“我看他什么理由都没有。他如果另有高枝攀也就算了,可他竟然说他还没想好接下来要去哪里。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事放到韩波身上就不奇怪,很像他的风格,我能理解。”陶妮继续往前走。
“嗨,你们俩怎么就这么一致呢,我就说你们俩不凑成一对简直是太可惜了。”牛总在陶妮旁边做着夸张的手势。
陶妮笑了笑,算是对牛总的讽刺表示了理解和宽容,他们两人一起进了大厦的旋转门。
陶妮急急地来到韩波的办公室,见韩波正在整理自己办公桌的抽屉。
“你真的准备要离开这里啦?”陶妮问道。
韩波愣了愣:“你都知道啦?牛总跟你说的?”
“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一点风声都不给我透露,韩波,你太不够朋友了吧?”
“这不还没走吗?得等下个月约满后才能离开呢。”韩波笑嘻嘻地说。
陶妮坐了下来,她怔怔地看着韩波。
“你怎么啦?”韩波问。
“没什么?突然感到有些失落。韩波,能跟我说说你要走的理由吗?”
陶妮认真地看着韩波,韩波的表情也变得认真起来了。
“一是因为我的合约期快满了,二是因为我自己也想换口气了,你知道我这个人从骨子里是不习惯过眼下这种刻板规律的生活的。”
“看你这两年干得有滋有味的样子,我还以为你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把骨子里的东西都改掉了呢。”
“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你是知道我是为什么到深圳来工作的。这些年我把该使的劲儿都使上了,我除了上班挣工资,还在业余时间卖策划稿,写剧本和专栏,赚了些碎银子,把家里的债都还清了。现在我父亲已经去世半年了,我弟弟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想我应该可以离开这里了。”
“我明白了,韩波,你在这儿工作是为了家人而放弃了自己,你现在辞职是为了活回你自己。”
“说得太好了,陶妮,我真的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最理解我的人就是你了。哎,你说我们俩怎么会这么投缘呢?”
“因为我们是拉过钩的好朋友嘛。”
两人相视而笑。陶妮突然看到韩波桌上的一叠稿子:“这是什么?又有新作了?”
韩波把稿子递给陶妮:“我新写的一个电影剧本,你看看吧。”
陶妮接过来一看,看着封面上的《昨日重来》四个字,满心的感慨:“就是我们演过的那个《昨天再来》改编的吗?”
“用了那个故事的一部分,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写三个女孩子十年间的友情。是一个影视公司约我写的,可是他们最后没有用这个本子。”
“为什么啊?”
“他们认为写得太理想化了,怕现在没人相信这种东西,怕没有市场,你拿去吧,我这儿还有底呢,这本就送给你留个纪念了。”韩波耸耸肩,笑着说。
晚上,陶妮坐在灯下,桌上放着韩波的那个剧本——韩波剧本里写的其实就是她和小杉、芳芳三个人,她的心隐隐作痛,其实这两年她在心里压根就没有忘记过她们俩。去年生日的时候,陶妮还特地从深圳飞回上海,赶到香樟树下,可依然没有见到她们的身影。在韩波的剧本里,这三个女孩儿最后终于又重归于好了,她们欢笑着同骑一辆自行车远去。可是这真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结尾,在现实中这一幕是否会重现,谁都无法预知。
小杉公司搬家的那天,发生了一件奇迹般的事情。那天,一个看似五六岁的小叫化子坐在公司大楼外边的台阶上,蓬头垢面的样子让人看不清是男是女。他面前放着一张纸,大概是乞讨书之类的东西。
那些搬家公司的员工搬着东西过来,他们纷纷踩着那张纸而过。小叫化子看着那么多人从他面前走来走去,眼里露出惊恐不安。小杉转脸看到了,便远远地叫了起来:“哎,这孩子,别在这儿坐着了,小心一会儿碰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