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夫 》特效采访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点击:0 时间:2005-9-20
《 功夫 》是周星驰先生花了超过3年时间去筹备及制作的电影,并且由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投资了近亿港元,制作之庞大及认真程度与不少美国荷里活电影是不遑多让的。而影片中出现的大量天马行空及充满中国功夫色彩的CG特效都是由本港的先涛数码特技有限公司(Centro Digital Pictures Ltd.)独力负责制作。 作为一套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去筹备到制作所有CG特技及后期的电影,在香港是罕见及绝无仅有的。而影片中CG技术制作之严谨及前期CG制作筹备时间之长亦使功夫一片势成香港CG电影的一个新里程碑。曾经参与了多套高质素的香港CG特技电影:例如《 风云 》、《 中华英雄 》、《 少林足球 》、《 见鬼 》、《 Kill Bill vol 1& 2》等的先涛数码特技有限公司(Centro Digital Pictures Ltd.),制作 CG 特效经验之丰富,在香港业界是首屈一指的。而对上一次同样与周星驰先生合作的《 少林足球 》成绩亦是有目共睹,所以今次的《 功夫 》就更加令人期待。因此我们CGV今天真的很荣幸可以邀请到制作《 功夫 》片中所有CG特效的一班劳苦功高的幕后工作人员,去进行一次 CG 制作探讨的专访。
CGV:可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及在片中负责的工作吗 ?
Frankie:我是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Tommy:我是Producer,主要工作是跟进整部电影的进度,以及安排人手分配。
昆:我是Animation
Director,主要负责戏中好几场戏的制作,当中包括赌场及尾场的部份CG特效。
Don:我是Animator
Director,主要是琴魔大战及尾场打斗部份。
CGV:你们分别从事电影特技制作多久 ?
Tommy:我从事电影制作7年。 昆:8年了 。 Don:如果纯3D及CG制作来计算,我想大概有8年经验。 (编按: Frankie Chung于先涛已任职了9年 )
《 功夫 》是周星驰先生花了超过3年时间去筹备及制作的电影,并且由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投资了近亿港元,制作之庞大及认真程度与不少美国荷里活CGV:可否讲解一下今次你们公司负责电影《 功夫 》哪部份的后期制作? Tommy:我们公司参予了所有的后期制作,包括Visual effect(数码特技),提供剪片的Avid系统,以至到Digital Intermediate 的数码矫色都有负责。而影片菲林则是送往美国Output的。
CGV:可否具体讲解一下你们的 Production PipeLine? Tommy:其实由2003年2月开始,我们已经开始为《 功夫 》一片不停展开会议,商讨有关特技创作及制作上各方面的问题;接着就开始做Test(试验),以及找Reference( 参考资料 )等给导演看。直到2003年6月左右,就开始于国内正式拍摄,并一直到11月左右。而其间大概有6至7位同事需要跟随摄制队去跟进拍摄过程。而拍摄完毕后,就会开始剪片,当大概有了初本后,便在铜锣湾那边的centro把菲林(OCN)Scan入电脑,之后送回我们数码港这边开始制作特技。而全片都是以2K制作的, 并需要处理大量后期工作:包括大量的Wire Removal,到所有大大小小的 CG特效 。 而当完成所有特技之后,就会将全片,包括有特技及没有特技的都在Quantel的iQ做 一个conform的过程,即是以High Resolution的形式去整合全套影片。而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做DI的矫色(Calibration),直至所有工序完成后,就将所有Data送去美国做菲林Output。
CGV:之前电影《少林足球》都是2k Scan的吗? Tommy:不是,《少林足球 》只有特技镜头是2K处理,而《功夫 》则是全片都是以2KScan的。
CGV:全片总共有多少个特技镜头? Tommy:约有500多个特技镜头 。
CGV:制作时间用了多久? Tommy:大约8个月的特技制作,然后一个多月的DI (Digital Intermediate,后期矫色工作)。
CGV:有多少位员工参与该片制作? Tommy:50多位。
CGV:用什么软件制作CG合成及剪接? Tommy: Maya,3ds max,Lightwave,Combusion, AfterEffect 剪片是 Avid。
CGV :Render(渲染)方面,有没有使用特别的Rendering系统(例如 Renderman或者是MentalRay等?) 昆:Maya会用Mental Ray。 Don:Max 会用Vray, Brazil。
CGV:片内有哪部份的物件是以CG制作,而观众可能不会察觉到的? Tommy:有很多…例如青蛙也是以CG做的。
CGV: 哪些角色有特别制作专用的CG Stunt Doubles? Tommy: 元华、元秋、天地双残、周星驰、火云邪神,甚至是一些斧头帮的喽罗。我想除了是黄圣依及田鸡之外。(笑)
CGV:有使用到 Motion Capture吗? Don:片中有些部份其实都有使用到Motion Capture的技术:例如斧头帮的喽罗,以及天地双残等等,不过只是占了少量。
CGV:在片中有没有一些比较难处理的特技效果?可否讲解一下。 Don:唔…其中包括包租婆元秋追逐阿星那一场戏,导演要求出来的效果;需要夸张一点,而亦因为太夸张,所以是比较难处理的,再加上制作的时间很匆忙。
CGV:如何制作出最后大战内,如来神掌把城寨轰成手掌的CG? Don:其实在预备拍摄工作之时,我们都已经知道电影中将会出现很多爆炸特技,好像炸毁墙壁以及撞毁墙壁之类型的CG特效。而那些特效主要都是用Dynamic去制作出来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以3ds max这软件去制作。首先我们会运用Boolean把各种各类的物件分割出多个不同细件,然后再进行 Simulation这步骤。在Render(渲染)的时候,由于用上了GI Render,因此物件看来会更真实一点。同时间,我们全套影片其实都有大量运用到 Particle System的。
CGV :如何取决使用 CG 代替真功夫 ? Frankie:这是基于导演的风格…其实在电影未正式拍摄之前,我们已经与导演作了很多沟通,而在拍摄之前约3至4个月已开始不停做试验给导演看。因此对于什么场景需要用特技或是用真人拍摄,其实导演已心里有数。而这都要归功于前期的参与,并定下了一定程度的准则。当然到了真正拍摄现场的时候,一定会有所取舍,所以其实也需要一面拍摄一面去从新作出决定。
CGV :那么决定会以什么来做准则 ? Frankie:好像有一场戏是需要梁小龙先先高举单脚上天,而导演会要求去夸张梁小龙先先整条腿的弯力。而其实在前期,我们已经尝试了做一些简单的试验,目的是试验出什么角度拍出来的效果会是最好的。好像我们会提议Top Shot(高镜),而机器的位置将会配合到CG效果,令到出来的效果会更好。如果改变为Side Shot(侧镜)的话,相信我们会好难配合,而且出来的效果可能亦会有一点奇怪,因为要顾及好像屁股的位置以及人体结构等的关系。因此其实与现场配合是很重要的。
CGV:是如何制作赌场大战的CG? 昆: 赌场那幕戏需要运用到很多Dynamic去计算,因为要营造被破坏的场景,首先要制造破碎物件的Model,然后不停的去计算Dynamic。而又由于物件的数目量太大,基本上是不可能一次过计算的,要分开不同层次去计算。至于肥婆四狮吼功的那场戏只是趣味较厚,在技术上来说并不是很特别的 。而这幕戏主要用了CG Stunt,因为角色需要飞来飞去,以及做很多撞墙等的动作。就算是运用Wire亦不可能做到的,因此那是真正需要CG stunt去帮助拍摄的。而其实全片都有不少拉Wire的镜头,就算有些时候将会有很大机会需要运用到CG Stunt的镜头,都会在事先找真人试验一下。
CGV:与《 少林足球 》相比,今次制作上有什么不同或较特别之处? Tommy:《 功夫 》的特技种类更多。
Frankie:由于导演拍摄过《 少林足球 》,他对CG特效的认识及掌握都深了,亦较了解特技的可能性,所以今次功夫一片会懂得利用更多特效,可以说是运用得更彻底,更疯狂。
CGV:那么制作上是否相对比上次辛苦? Frankie:是辛苦多了,但特技制作就是这样,不断由基础增加上去吧。
CGV:可否讲解下你们各自负责的那一场戏会是最难忘? Don:我想会是两个高手决战那一幕,即是天地相残决战油炸鬼及裁缝那一幕。可能因为那幕戏份多在晚间拍摄,加上连续无间断地拍了13 日;而集中在夜间工作是比较辛苦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那场戏的CG基本上大部份都是无中生有的,因此很多时都需要和导演去不停沟通及配合。再加上导演又是一位要求高及制作严谨的人,所以都可算是挺有难度的。
昆:我想会是赌场狮吼功那一幕,因为拍摄的时候需要制造破坏前后的两个面貌。而当时情形是,以为已经拍摄完毕所有破坏前的戏份,并且工作人员已开始拆卸布景及重新布置经摧毁后的赌场,这时候,才发现漏拍了某些戏份,结果是要把已摧毁的场景重新还原。另外狮吼功其实都算是一个挺高难度的Shot 。
Frankie: 唔…其实每一个镜头都是一样难忘,真的。
CGV:可否谈一下你们和导演周星驰先生合作的感受? 昆:导演很懂得看CG。
Tommy:他的创作能力很高,想像力天马行空,而且变化好多,追求完美,要求好高。
Don:导演给我们的感觉是,他不会浪费了我们的CG特技。换言之,他不会为特技而特技。
Frankie:导演很好,他非常懂得运用及要求CG特技,他是真的懂得评估的 。好像他会非常清晰什么时候运用CG特技会对电影本身有益处,并产生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其实导演真的可以充分配挥到我们的专长。
Frankie Chung - Visual Effect Supervisor (Creative Director, Head of Animation)
CGV:你对香港CG这行业有什么看法? Frankie:由于外间对《少林足球 》以致今次的《功夫》对都有很高的评价,但正因为这样,接下来的工作将会更加困难,因为各方面对我们的要求将会更高,而挑战亦会越大。其实未来的前景可能会是好的,不过由于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因此在未来,CG 创作方面就可能要加强得更多,去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并且利用CG这工具去制造更大的娱乐性。正如我们《功夫》一片由筹备到制作花了差不多年半至两年时间,所花的时间及精力都很大,因此我们是很希望香港将来会有更多这类型发挥的空间。其实,我相信很多观众都渴望去欣赏到真正香港制造而又成功的动画片的。至于前景是否真的是很好呢?我想是很难回答的,毕竟利用CG特技去制作电影只不过是电影数码娱乐的其中一种手法,那到底将来是否每一套电影有必要使用呢?我又认为没有这必要。因此在未来,我们其实将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CGV:你认为香港的CG工业是否受到电影业所影响? Tommy : CG的Role(角色)其实是可以辅助到电影拍摄的;好像以前运用真人拍不到的镜头,现在运用了CG都可以完成了。而这影响不只是香港的电影工业,这是全球电影的趋势。其实CG技术能够帮助到电影拍摄工作的时候,同时间电影又会为CG制作带回来更多机会,因此两者可以说是是互相帮助及互相影响的。
昆:很多时候从事电影的工作人员之前未曾接触过任何CG特效,但当与我们公司合作过后,都会对 CG有更多了解。
Tommy:周导演是个很好的例子;当他拍罢《 少林足球 》后,今次拍摄《 功夫》一片时已对CG特效的应用有很清晰的概念。
CGV:你们对香港 CG特技制作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 Don:前景相信是乐观的,其实CG应用现在已经多了,并不纯粹是电影业方面。在香港,CG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好像应用在MTV,Promotion等方面虽然已广泛多了,不过其实有很多可能性的用途仍然是未用尽的。
CGV:近年香港电影业正萎缩,有否担心到这个问题? Tommy:可这样说,如果今次《 功夫 》反应理想的话,相信可吸引到更多这类大型投资的电影制作,因为市场反应是,观众会懂得选择一些大型制作的电影才入戏院观看。换言之,如果大型制作能够确保电影质素,而结果又能让投资者赚钱,于是便会良性地继续更吸引到多人去投资制作这类型电影。
CGV:可否透露一下,你们下一项的大型电影制作是那套电影? Frankie:陈凯歌的《 无极 》。
CGV:谢谢各位在百忙当中接受访问 !
责任编辑:andyzgh 文章页数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