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作自己的特技电影
作者:程海明 来自:dvfilm.com.cn 点击:0 时间:2005-11-7
随着技术的成长和想法的进步,今天的中国CG爱好者已经不在满足于按照软件教程里的例子制作一些简单小动画了。大家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决心要把在电影里和梦境里出现的动人画面实现出来。DBS作为职业动画师培训机构,也在积极更新自己的培训课程。以帮助那些具有更高理想的数码追梦人实现他们每天不断冒出的古怪而新奇的想法!但是,全国能参加DBS培训课程的动画爱好者毕竟只是少数。为了使那些没有机会和我们一起学习的同道们也可以体会创作数字特效的乐趣。我们专门开辟了这个技术专栏,以便和大家共同探讨DBS与学员们一起尝试的制作视觉特效方法和思路。
谈到影视特效制作,在国内动画界中普遍存在一种概念上的误区,即“三维动画可以搞定一切”。而讲到后期特效,则有很多初学者把它片面地理解成Premiere之类的视频剪辑。其实,这些误解都是因为前期与后期、合成与剪辑的概念模糊不清造成的。
通常在数字影片加工过程的划分范围里,三维动画和摄影(摄像)类似,同属于前期制作的范围。因为在影视特效制作中,不管是三维动画制作的数字影像还是摄影(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素材,一般都还要经过合成特效制作软件来加工成最终的特技镜头。最后再使用非线性剪辑软件对每个镜头和声音素材进行剪辑,直至输出成完整的影片。
所以,我们这里探讨的影视特效制作。既不是单纯的三维动画,也不是简单的素材剪辑。而是包含了以三维制作和摄影(像)机拍摄为前期素材准备,再通过合成特效软件进行数字特效的加工,最后对特技镜头进行剪辑输出的完整过程。
在以往讨论特效制作的文章里,大家比较关注的都是三维和合成软件的部分。其实,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电影特效镜头里,使用搭景、蓝幕、模型、数字无光画等等结合前期拍摄实现的特技镜头,要远比计算机动画所占的比例多得多。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澄清”的一个事实--三维动画并不能搞定一切。但是,不管你是用三维动画还是用实拍道具。最终效果都需要使用后期合成软件来完成,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图1显示的两幅关于《垂直极限》制作的剧照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特技制作小组就动用了仿真模型、人工岩壁、蓝幕背景、微缩景观、三维动画等各种特技手段,最后通过合成软件进行最终镜头的合成。
为了让各位更好地了解电影特技的制作过程,我们结合国内的条件,将通过一部特技电影的制作过程分析,详细地列出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创建自己的影视特技。
其实,大家在切身体会了特效制作技术之后就会发现。动手制作一些惊人的特技效果并不需要花上好几千万美金的投入资金,也不像各类宣传片里介绍的那样动用多么昂贵的仪器。假设你熟悉灯光、镜头、模型、道具以及计算机动画技术。那么大部分的前期特技道具的置备,都只需投入一小部分资金找普通的木匠和裁缝就可以摆平了。就算是上升到电影尺寸的高解析度特技镜头,要升级的也只不过是摄影机和大功率照明灯而已。
好啦,我们就以DBS内部筹划拍摄的实验特技电影为例。从剧本分析、摄影棚的搭建、特技道具的选配、特技队伍的组建、特技镜头拍摄、三维动画、后期合成和剪辑制作等等,介绍一部特技电影制作的全套方案。这一期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部特技电影的前期筹备。在今后的连载中,我们还会陆续和大家详细探讨各类特技镜头制作过程中具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 剧本 制作任何一部影视剧或动画片,剧本的编制都是走在所有工作之前的。DBS这次拍摄的实验电影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已经有计算机动画基础的学员,真正体会一部特技电影制作全过程和特效制作技巧。所以片子选题更多地考虑到如何让学员体会和实践更多的视觉效果。这里我们简单地将故事梗概罗列出来。
《异度时空》故事梗概(片长约30分钟)
影片类型:密幻与探险 拍片目的:帮助DBS电影特效实践班的学员了解数字特技影片的实际运做过程,掌握影片特技效果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故事开头:
故事发生在冬日里的某一天,山谷里积满皑皑白雪,大雪后的夜空星光灿烂,一道异光划破山谷的上空,在光柱下几个陌生的发光类生命体在忙碌着......
山谷中的的羊肠小道上,一小队年青人有说有笑的行进着,文翰清和萧玫是一对恋人。一行人来到夜晚飞碟逗留过的空地上,并且决定就地宿营,萧玫在拾柴禾生火时拣到一个奇怪的物体,她把揣在口袋里。入夜,一行人举行了欢快的篝火晚会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
高潮:
深夜,异光突然出现在营地上空,并且掠走了萧玫,混乱中萧玫遗落下那个奇怪的物体。文翰清通过分析萧玫遗留下的那个物体,得出结论,那个物体是不明发光体留下的,并且暗藏着某种秘密。为了找到发光体的藏身处,救出自己的恋人,文翰清和他的朋友们找到了发光体藏匿的另类空间神秘入口,并勇敢的闯入其间。在其间经历了种种历险与磨难…… 最后终于救出了被掠的萧玫,逃出了另类空间。
结尾:
山谷间的盘山公路上,一辆汽车正在急驰,背后一个不明发光体在其后紧紧追赶,文翰清一行人使出浑身解术企图摆脱飞碟的追击,情急之中萧玫明白了不明发光体实际上是在追踪自己拣到的那个奇怪的物体,她把手中的东西抛出了车外,发光体立即停止了追击,收回了物体悄然离去,大家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平安的向家的方向驶去……
2、 剧组人员配置
在有了剧本之后,开始编制制片计划并挑选剧组人员。按照通常的制作规范,剧组人员的组合由导演和制片人来共同决定(国外制片人制度,导演和主角都由制片人聘请)。下面列出的通常一部影片主要剧组人员组成结构:
制片:负责管理并控制整部影片的制作进度和各种支出。 导演:协调并指导整个剧组进行拍摄和表演。 副导演:2人(一人负责群众演员的指导调度,一人负责各个专职的协调) 摄影指导:1人(按照导演的意图指挥镜头的搭配) 摄影掌机员:2人(具体操作摄影机进行拍摄) 场记:1人(负责纪录每场戏的拍摄情况)
此外还需要:主要演员;群众演员;剧务;灯光布置;化妆;服装管理;剧照摄影;道具管理等各类职能人员。这些职务都需要参考影片规模来确定。可以一人身兼数职。 这部试验片主要是为了教学和体验特技的制作,所以剧组的管理层主要由DBS的授课教师和外请的专家来担任: 制片:程海明(DBS影视后期讲师) 导演:陈迈(DBS视觉效果总监) 特邀顾问:郑国恩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 特邀特技指导:赵凯、赵雷(兄弟)北大物理系毕业,国家登山队教练,讲授高空特技制作技巧 特邀摄影指导老师:张浩文教授(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摄影师) 数字特效技术指导:李宇宁、高晓琛 表演与制作:DBS电影特效实践班全体学员
3、 制片计划 制片计划是一部影片拍摄的流程控制表。订立一部影片的制片计划通常会分成三个部分: 1、 剧本分镜(下期会详细刊出); 2、 制片计划表(略); 3、 制作日程。 《异度时空》制作日程表:这部试验影片的前期制作工作其实早已经开始。也没有后期发行拷贝和共映季节,所以制作日程里只是包含了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日程。 第一日 导演做剧本阐述,分配角色,表演预先排练; 第二日 演员对白配戏(按组配戏),出外景的准备; 第三日 全体剧组出外景开拍。预计外景拍摄需时6天; 第九日 剧组返回,准备棚内拍摄; 第十日 开始摄影棚内拍摄。(预计需时4天) 第十四日 素材剪辑 第十五日 整理素材进行后期制作。(预计需时10天) 第二十六日 观摩粗剪的样片讨论修改。(预计需时2天) 第二十八日 影片后期配音,录音合成。 第二十九日 影片的最后剪辑完成。开庆祝会。 第三十日 举行结业典礼,记者招待会,媒体现场采访。给所有参与人员发送DVD版电影。
4、 特技镜头的分析 根据故事剧本,规划出整个片子中需要制作的特技镜头是这部试验片的重要步骤。通常这个时候,制作组的视觉效果总监会跟导演一起分析剧本,将每个特技镜头罗列出来,确定制作的计划和进度。然后视觉效果总监会再和制作小组里的各部门负责人商讨制作的详细方法和制作思路,确定每个特技镜头的制作方案。这个过程需要考验视觉效果总监丰富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特技镜头的分镜和制作技术分析,我们会在后续的篇幅里详细的介绍。这一期我们将主要介绍制作的手段。按照前面的故事梗概,大致可以了解到这部迷幻题材试验片会涉及到以下几种特技制作手段: (一)、前期拍摄特技: 前期拍摄的特技更多地是利用传统蓝幕以及仿真模型等手工制作的特技手段。如图2、3所示。蓝幕背景在普通电影加工中,已经成为节省聘请观众演员等开销的廉价手段。而好莱坞更是给仿真模型加入了高精密的电子机械控制装置。实验片里预计用到的拍摄特技大概包括: 1、 蓝(绿)幕背景:用于拍摄室内室外的各类特技镜头,2、 以方便后期制作中进行抠像合成; 3、 高空航拍:模拟飞行物的视角以及追逐场景的大全景视角; 4、 仿真模型:用于拍摄实物局部和灾难镜头; 5、 慢拍快放:模拟各类高速运行对象的视角; 6、 镜头特技:利用镜头外和镜头内的视觉错觉来制造特殊视觉效果。 (二)、三维动画特技: 三维动画特技主要用于在实拍中无法用其它方法实现的各种效果。当前用得最多的除了怪物与飞船,就是烟火与环境。例如图4、5所示,大型灾难片的焰火背景和本来就不存在的幻想空间,使用三维技术就要比实拍模拟廉价而高效。实验片里预计用到的三维技术大概包括: 1、 仿真角色:用于模拟不2、 明生命体的造型和运动; 3、 变形对象:各种变形对象、随机变化的环境、柔软的类生命体、制作图像扭曲辅助通道; 4、 粒子特效:火焰发射器、星空背景、沙尘、群体动画、动态遮罩; 5、 仿真场景:异度空间的远景、类生命体的飞船、幻想的植6、 物与建筑。 7、 灯光模拟:各种光效元素、体积光、闪光、三维镜头光斑。 (三)、合成特技: 合成特技在影片制作中通常被笼统地归纳成影视后期。如果把前期拍摄和三维动画都归纳成前期素材的准备,那么后期合成特技就可以称之为输出成最终成品效果的最后一关了。需要合成特技来完成的镜头几乎包含了整个影片的所有特技部分。如图6、7所示。最常见的效果包括后期抠像、动态遮罩、各种光效和扭曲。实验片里预计用到的合成技术大概包括: 1、 蓝(绿)幕抠像:用于特技摄影中各种人物和场景, 2、 删除和增加配色素材中的对象; 3、 跟踪:匹配前期拍摄的镜头或对象运动,三维与实拍素材合成的位置参考、人物修饰的参考、光效的位置匹配等; 4、 调色:匹配所有实拍场景、抠像人物、三维对象在同 一镜头里的色彩。弥补前期拍摄各种环境影响的色彩缺陷。 5、 扭曲特技:各种时空变化、人物变形、虚拟空间、 6、 二维粒子:弥补三维粒子的不足,局部的图像修饰; 7、 光效和特技滤镜:提供了给素材添加特效和气氛的无限手段。
5、 室内摄影棚 谈到特效摄影棚,这里面涉及的名词和用具可能和计算机关系并不大。但假如你是从事摄影方面的行家。那么下面提到的东西你肯定不会陌生。 (一)、灯光设备 光源:用于影视拍摄的灯光和普通摄影棚的灯光有比较大的区别。 首先是频率:因为电影机与摄像机的格数标准都在24_30格/秒。普通使用交流电的家用灯泡频率都比较低,在这种低频照明下很容易出现频闪和不稳定的光照(最低的同步频率要求大于60Hz)。所以通常大型电影拍摄都是使用专用的高频镝灯。一些大型专用照明灯还提供调频箱,可以进行生频或降频操作。以提供给摄影机(摄像机)一个稳定的高频照明保障。在高速特技摄影中,最高可以把灯光的频率调整到2000Hz以上,这样在降格播放的时候仍然可以得到稳定而饱和的光照效果。 其次是功率:普通摄影棚的照明灯光一般在300w左右。而摄像使用的新闻灯标准就是1200w,而在室外拍摄胶片电影的大场景,动则10000w以上的大功率照明组。 当然,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摄影和摄像几乎用不上闪光灯。所以,摆在摄影器材城里80%以上的灯光都不适合给影视剧拍摄提供照明。千万别选错了灯光哦! 从低成本制片的角度考虑。DBS在室内摄影棚的拍摄照明,采用了多盏2400w的双灯头碘钨灯(新闻灯)。这种灯的优点就在于小巧灵活,价格便宜。对于中小型的室内摄影棚照明,这种灯已经足够。然后局部配上普通300w的投射灯进行补光(发灯),灯光硬件上就不会让灯光师受到太多的约束了。 此外,我们还需要准备其他一些辅助的灯具。例如将光线柔和分布的柔光箱;用以补光的反光板;防止光源反射的吸光板等等。 图8、9显示的是室内特效摄影棚使用的灯光和灯具。 (二)、蓝幕(绿幕) 蓝幕(绿幕)的强大功能这里就不用再重复了。我们这里就实用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了两种搭建蓝幕的选择方案。 方案一:专用摄影蓝(绿)幕架 专用的蓝(绿)幕架是传统电影特技里最常用的。它有纯色的蓝布缝合并紧绷在定位杆上。因为是柔性的布料缝合而成,所以必须定做专用的固定架子。就橡固定帐篷一样,将幕布四边展平并牢牢捆绑在定位杆上。中间不能留下任何明显的褶皱。 这种蓝幕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幕布的选择。色彩以稍暗的群青为主,色彩越纯越好,注意不要掺杂紫罗兰之类的杂色。布料采用不反光的狄卡或棉布都可以。这种蓝布可以在大型的布匹批发市场卖到。注意购买的时候最好一次购买同一卷布料。因为不是同一染缸同一批次出货的布料仍然会在色彩上存在轻微的偏差。 这种蓝幕架的优势就是背景色彩特别纯正,定位好了之后可以作出没有任何痕迹的均匀弧线过渡背景。缺点是工艺繁琐,移动位置不太方便,造价比较贵。图10、11显示的就是这种蓝幕架及其搭设方法。 方案二:背景纸 如果觉得前一个方案有过多的限制。那么,价廉物美的背景纸将是作独立制片者和中小制作单位的最佳选择。这种摄影专用的背景纸在任何一个专业的摄影器材商场都可以买到。色彩以纯蓝和草绿为最佳选择方案。因为是摄影专用的背景纸,所以具有防火、抗皱、吸光、抗摩擦等等诸多优点。最让笔者喜欢的就是它要比幕布厚实,小的转折和临时的角落甚至都不用太多的固定架子,直接靠在墙面上就可以立起来。不想要的或者用脏了的部分直接拿剪刀裁掉即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种背景纸可以随时移动或卷起来搬走,对于外景地的蓝幕搭设特别方便。图12显示的是这种绿色背景纸搭建起来的特技摄影棚。
6、 外景地 因为这部试验电影的主题是迷幻和探险,很多镜头需要大量地更换外景地。考虑到制作预算的成本控制,本片的外景地基本上都是北京周围自然风光较好的独家地。可以在一天之内快速地更换不同的外景地。而且冬天这些地方都是旅游淡季,可以节省剧组的食宿开销。 怀柔:喇叭沟门满族自治乡(原始次生林)、慕田峪长城、白河谷、红锣寺、国家登山队训练基地。 密云:密云水库、黑龙潭 门头沟区:龙门涧、灵山(北京最高峰)、 延庆:龙庆峡冰灯会、百河堡水库(国家皮划艇训练中心)、康西草原(赛马场) 房山县:十渡、上方山 外景地的选择有时候只是为了后期制作的时候提供参考。尽管景色秀丽,空气宜人,但是很多的镜头还是不太适合直接在外景地里拍摄。比如现在已是寒冬季节,要是在室外拍摄大汗淋漓的运动场面未难免就会把模特给冻成冰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和DBS学员一起做过测试:先在温暖的影棚里拍摄绿幕下起跑的模特(注意其大汗淋漓的背部),然后再后期软件里抠像并分别合到不同的室外场景里。如图13、14、15所示,只要细节把握的好,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好了,本期关于影视特效制作技术的相关讨论就暂时介绍到这里。欢迎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和DBS联系,共同探讨相关视觉特效制作技术。如果你对我们的试验电影感兴趣,也可以报名参加我们的电影特技实践班(明年元月7日开拍)。说不定会给我们的创作团队带来新的惊喜和想法。
责任编辑:andyzgh 文章页数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