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协会成立,《平行线》问世,下一部DV的筹划……DV协会一路走来,有过欢笑,也有着泪水;有大家一起拍片时同甘共苦的点点滴滴,也有着行走的痛苦和艰辛……为此,我们采访了DV协会会长罗石清。我们特意选择了《平行线》剧情中有的东区开水房开始了我们的访谈,天气有点冷,但是,三个年轻人悄悄融入了寂寂之冬,与周围一起化成一道风景:那是一个热情而又务实的大男孩,有着浓浓的广东口音,但依然不妨碍着我们的交流……
——校园里有那么多协会,为什么偏偏对DV协会“情有独钟”? 我在高中时,做过摄影之类的工作,而DV和我所熟悉的东西有很大联系。所以一看到DV协会,就像看到了家一样(笑)。
——DV协会相比学校其他社团来讲,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协会,作为社长,您觉得在一直以来的工作中最大感受是什么? 终于在社员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一路走过来了。有点艰难,但是也不乏欣喜。在拍《平行线》的时候,正是今年夏天——武汉最热的时候,但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坚持了下来。记得的是在东湖的那次,我们早上7点钟就去了,避免中暑,我们实现带着防暑的药品。由于取景时间是在中午,是一天最热的时候,但演员还是没有退缩。我们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钟才收工。同学们也帮了我们很多比如里面的群众演员都是我们的同学,他们热情高涨的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中,而且讲,以后有这样的事情,尽管叫他们就了。
——我也看了〈〈平行线〉〉,应该可以讲它是一部反映爱情题材的片子,不知道为什么你们选择了这样一个结尾,而不是安排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呢。 大家都看过几米的〈〈向左走,向又走〉〉。正像您也说了,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很好的,但是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没有味道,也很俗气。而且在中国,一直记在我们心里的都是爱情悲剧,尽管不是主流。
——我注意了一下,在结局的时候,打出的字幕是——献给我们寂寞而苍白的青春。这代不代表,我们的大学生活或者大学里的爱情是“苍白而寂寞”的。 不是。我们其实是在用这个来表达我们的遗憾和无奈。大学里很多的错过,很多的美好。有时,仅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努力和勇气,我们就会告别这样的寂寞和无奈,拥抱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不再观望,也不要因为自己的过错再让我们的世界凭空多出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如果都是平行,那我们的世界会很呆板单调。
——〈〈平行线〉〉里的一些演员是钩沉剧社的,他们的表现在这里也很好。那您觉得话剧和DV有哪些不同呢? 话剧重视的是现场气氛,需要舞台和道具效果,借重夸张的表情、激扬的感情和台词。但DV不同,它有点像电影,但又简单。它可以在不同的场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社会上,当话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趋于低迷的时候,却在大学校园里流行了起来。比如华师就有三个大剧社,现在也有了DV协会,各高校也是这样。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其实大学文化生活尤其是课外生活并非很丰富多彩。有时大家是很无聊的,比如闲了就上上网啊,聊聊天啊。而话剧和DV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更加真实和多采,在丰富校园生活的作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技术方面已经不会存在很大问题。尽管DV是一种新兴的校园文化形式,但很快就在学校里风靡,您有没有这种感觉:DV也许会引领校园文化的潮流,成为校园文化改革的先锋? 应该是有这个信心吧。其实DV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存在了,比如武大,华科。华师成立DV协会还是比较晚的。但看它的发展势头和同学们的反映来看,DV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表达学生心声的文化形式。
——那您怎么看待校园DV的发展方向? 我觉得校园DV既然是反映学生生活的,那肯定就要青春,健康。我们的片子里可能会带的浪漫色彩多一些,可能也是我们的主流方向之一吧。但我们也在努力做着记实。比如我们明年打算开拍的关于圣兵爱心社的记录片。
——在DV协会的发展中,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是人力资源和宣传问题。首先就是人力资源问题,尤其是演员。〈〈平行线〉〉里的男主角是勾沉剧社介绍的。女主角本来定的是音乐系的一个女生,但后来她实在是没时间。好不容易才找到高嵩嵩。再比如即将开拍的〈〈梦开始的地方〉四个女主角也是很难找的。 再就是宣传。我们很希望和宣传部的人合作。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参加到我们当中来。
尽管年轻,尽管还有一点青涩,DV协会毕竟起步,并推出了华师首部原创DV作品。每个起步后面都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我们值得关注和守望的风景。DV协会一路走来,也祝福他们成功的走过以后的每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