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俱乐部 大赛 活动 在线DV 作品库 剧本 导演 摄影 采编 表演 故事 导购 专题 电影 动漫 视频招聘 音乐 旅游 商城 论坛 软件 上传通道
您的位置 > 首页 > DV人 > 电影

终结?USB与1394的视频时代战争!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点击:0 时间:2005-2-12

A 背景:IEEE 1394 vs USB
  DV的出现把活动影像的记录普及到了民间,高性能PC的出现使活动影像的编辑和保存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这其中,担当桥梁作用的则是今天两位擂主之一的IEEE 1394。IEEE 1394的开发始于1986年,意图是统一当时的串行总线。1987年,美国的Apple Computer公司计划用一种称作FireWire的总线来逐步取代当时的SCSI。当时,Ultra SCSI接口的速率只有20MB/s,而FireWire可以达到400Mbps(50MB/s),是前者的2.5倍,因此非常适合于对带宽要求高的设备,如摄录一体机、硬盘和高速打印机等。而后,此规格逐步获得了来自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以及芯片制造业巨头们的支持。经过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工作组的努力,最后此标准于1995年被批准通过,命名为IEEE Std 1394-1995高性能串行总线。
  Apple Computer一直保留着一些1394的核心技术,并对每个1394的实现收取一定费用,这种状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变。1394很快就成为了Macintosh和PowerBook计算机的标准配置。但在Windows领域,只能选择Sony(Sony公司称为i.LINK)的VAIO系统或PCI-1394转接卡。
  随着其应用范围扩大到PC,人们发现1394的互操作性存在问题。1996年,IEEE又开始了对此标准的修改和补充,并于2000年通过了IEEE Std 1394a-2000。一种称作1394开放主机控制器接口(OHCI)的规范解决了互操作性的问题,此规范定义了1394设备与主机操作系统的标准交互方式。现在,主流PC也有部分采用了1394,其兼容性也比原来有了很大改善。欧洲的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组织把IEEE 1394作为数字电视机的接口。VESA(Video Experts Standards Association)也对其作为数字家庭网络媒体做了评估。最为重要的是,IEEE 1394被DVC(Digital VCR Conference)接受,成为DV的标准数字接口。就这样,1394与DV相依为命,直到今天。
  1997年,为了取代当时PC上的遗留下来的众多I/O接口,以Intel为首的阵营,开发了一种中速总线结构——USB(Universal Serial Bus)。1996年,USB 1.0版问世,在修正了一些错误后,USB 1.1版取代了1.0版的位置。USB 1.x定义了两种速率,即1.5Mbps和12Mbps,这个速率比当时的标准串口和并口都快很多。虽然不能提供像1394那样的性能,但却方便了数码相机、喷墨打印机、扫描仪、鼠标、键盘和游戏手柄等与PC的连接。从1998年开始,几乎所有的新型PC都集成了USB。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USB成为了广大中低速外设的首选接口。
  由于PC及外设性能的大幅度提高,迫切需要更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和交换,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USB 2.0版伴着21世纪的第一屡曙光在万众的期盼中诞生,从而打破了其与1394独霸一方的和平局面。理论上,USB 2.0可以实现480Mbps的速度,并兼容USB 1.1接口、连接器和电缆。因此,2.0版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代了1.1。加之Compaq、HP、Intel、Lucent、Microsoft、NEC以及Philips等公司的大力支持,目前几乎找不到无USB 2.0的PC主板了,而且各种配套的外设目不暇接,Windows XP的SP1也提供了对USB 2.0的支持。但在DV的世界里,USB 2.0的logo只是默默地出现在部分摄像机上,并且只作为传送数码相片和低分辨率流媒体文件使用,在IEEE 1394面前,没有半点炫耀的资本。几经思考之后,USB-IF(USB Implementers Forum)于2003年发布了USB Device Class Definition for Video Devices 1.0版,软件业的霸主Microsoft公司则紧随其后,声明将在Windows XP SP2以及未来的操作系统Longhorn中提供USB Video Device Class的驱动程序。这就意味着USB 2.0有可能取代IEEE 1394,提供DV与PC的高速连接。


B对比:IEEE 1394 vs USB
  USB 2.0与IEEE 1394都可以提供400Mbps级别的速率、热插拔连接、自动配置的能力,并同时支持异步和同步传输模式。尽管有如此多的不同,USB 2.0与IEEE 1394之间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别。
  首先,来看天时。USB已经十分普及,包括苹果台式机、笔记本和Intel、AMD架构的PC台式机、笔记本都内置了对USB的支持,普通PC主板就带有4个甚至更多的USB 2.0接口,使用该接口的外设更是比比皆是。小到各式各样的U盘,大到扫描仪、打印机,都是USB的天下。笔者的iPod mini是FireWire的缔造者Apple推出的一款音乐播放器,虽还没有在国内上市,但Apple为这个产品准备了两个电缆,分别用于连接USB 2.0及FireWire,可见其用心良苦,这些都毫无例外地说明了USB在当今PC市场上的位置。如此大规模地应用,必然使USB的成本大幅下降。IEEE 1394则没有如此这般的际遇,Intel的芯片组迟迟没有内置对1394的支持,只有少数价格不菲的高档主板集成了额外的1394控制芯片,普通用户惟有购买PCI接口的转接卡。加之USB属于开放式标准,避免了IEEE 1394的专利费用问题,所以在成本这一环上,USB 2.0胜出。总的来看,USB业已成为PC外部接口事实上的标准,而IEEE 1394错过了这个机会。所以,USB占了天时。
  其次,来看地利。IEEE 1394的开发目标以及应用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更高、更快、更强”,似乎与Olympic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开始,1394的设计目标就是传送音频/视频等高吞吐量的数据,无须与传统低速设备兼容,是一种真正支持热插拔、点对点(peer to peer)的协议,允许连接63个设备,处理复杂的演播室或家庭影院设置,并允许独立设备的直接连接,而不必通过主机。IEEE 1394a定义了4针和6针两种物理接口,电缆长度可达4.5米。MiniDV摄录一体机与笔记本等通常使用4针接口;而外置硬盘、DVD刻录机等功耗比较大的设备通常使用6针接口,可以提供15W的功率供给。而USB作为廉价、中速的计算机接口,不适于多媒体应用。虽然可以连接127个设备,但必须有主机的参与。USB的接口也为4针,可以提供5V/500mA的功率,这样的数字显然不能满足摄录一体机和打印机这样的用电大户。到这里,IEEE 1394似乎占了地利。
  USB-IF实现的视频类规范很快得到了Microsoft的响应,先来熟悉一下。USB视频类规范是一个新的标准,由USB-IF所属的USB设备工作组负责,对象是使所有传输视频流的设备,如PC摄像头、视频摄像机/录像机、媒体转换器以及电视调谐器等。视频的格式相当灵活,可以是无压缩的,也可以是MJPEG、MPEG-1/2/4或DV(包含元数据)格式。在这个新规范中,设备都被看作是终端和单元。终端是指数据源,如CCD/CMOS感应器、液晶显示器、存储设备等;单元是指担当逻辑传输或数据路由的设备,如输入选择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终端和单元按照信号在设备内的逻辑流程连接在一起。我们知道,拥有USB 增强主机控制接口(EHCI)的PC数量远远大于拥有1394开放主机控制接口的PC数量。所以,用USB 2.0接口实现DV与PC的连接是个非常好的主意。请看下面框图。
 
  Microsoft的设想是融合两种不同的接口技术,使技术上的差别对用户来说变得透明,这也是Microsoft一贯的作风。对DV来说,USB 2.0与IEEE 1394似乎打了个平手。
最后,再来看看人和。笔者认为,使用者对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态度,主要取决于价格、性能与操作的便利性。价格上,IEEE 1394显然不占优势;对DV应用来说,USB 2.0的性能已够强大;便利性方面,几乎比不出高低。所以,USB 2.0更具亲和力,占人和。
综观天地人,USB 2.0以2:1的比分险胜。笔者认为,USB 2.0在DV市场上的发展空间更大。


C展望:IEEE 1394 vs USB
  日本JVC于2004年5月28日推出全球首款配备了微软“USB Video Class Driver”驱动的DV摄像机“GR-DZ7”。由于采用了微软开发的“USB Video Class Driver”,GR-DZ7首次实现了通过USB2.0端口进行视频采集,还可以在电脑上控制DV的播放、快进、快倒等操作,同原来使用1394端口采集控制摄像机一样。
  Pixela公司在5月20日开始量产USB Video Class的LSI芯片,GR-DZ7也是第一款采用该芯片的产品,同时还将搭载Pixela的视频编辑软件ImageMixer 2.0。USB Video Class仅限于在Windows XP中使用。
  不过,虽然USB Video Class在功能上几乎替代IEEE1394,但是JVC显然没有在USB接口上孤注一掷——同样,GR-DZ7另外还配备了传统的IEEE1394接口,以适应那些习惯了通过1394编辑的使用者,毕竟目前在众多采用硬件加速处理的DV编辑卡中,与DV摄像机连接的接口清一色都是1394。。
  展望未来,USB On-The-Go规格填补了USB的致命缺陷,实现了无主机的点对点直连。而IEEE 1394b也于2002年浮出水面。除了总线结构和机制的改进外,通过引进新的介质,如5类(CAT-5)非屏蔽双绞线(UTPs)、玻璃光纤(GOF)和塑料光纤(POF),IEEE 1394b实现了800Mbps和1600Mbps的高速率,并有能力支持3200Mbps,且延长传输距离至50米(POF)和100米(GOF)。这样的能力甚至可以有条件地满足部分高清制作环境的需要。由于二者的开发背景和面向的市场存在差异,所以笔者大胆推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信USB仍会与IEEE 1394共存,但同时装备两种接口的外设可能会越来越多。
  如果说DV的出现,使传统的电视行业(特别是低端)为之一震的话,那么IEEE 1394在中高端产品上的广泛应用,则让SDI/SDTI多少有些不自在,为此,Apple获得了2001年度的Emmy工程奖,以表彰FireWire对电视业的影响。那么,我们不禁会问,USB 2.0是否也将获此殊荣呢?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ndyzgh 文章页数第[1]页 


■ 相关连接
·还没有相关文章
DVFILM简介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5 DVFil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热线 13966718906
皖ICP证备05012547号 中国DV影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