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俱乐部 大赛 活动 在线DV 作品库 剧本 导演 摄影 采编 表演 故事 导购 专题 电影 动漫 视频招聘 音乐 旅游 商城 论坛 软件 上传通道
您的位置 > 首页 > DV人 > 电影

陈允和他的《不要离我太远》


作者:未知 来自:三杯水 点击:0 时间:2005-2-2

    陈允,1982年5月28日出生于山东曹县。2000年的春天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落榜。次年的秋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汉口分校)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两年后专升本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喜欢摄影,喜欢安静,喜欢一个人背着相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信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作品:《不要离我太远》(剧情片)

          《土家孩子的梦》(记录片)

    《艺术人生》温暖2004中,白岩松说徐静蕾和顾长卫转行做导演,不是因为做导演好玩和有话语权,而是因为他们想“表达”。我也这样认为,因为我也想表达,所以我拍了《不要离我太远》。

     这个愿望我在心中酝酿了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也试过在网络上去找小说改成剧本,有一个小说,分镜头我都快改完了,改着改着就没感觉了,因为那不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决定自己去写。

   

    2004年3月,有个同学告诉我,你不是要拍DV吗!你可以申请学校的创新人才,如果批准了,能资助500块钱!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写了个申请书,后来院里通过了又推荐到校里。最后批准为校级创新人才。过了几天,通知我去领创新基金,我当时拿着500块钱,心里到沉重了,我知道,我是非拍不可了!

   

 
 

    2004年的暑假,我把一个笔记本放在我的床头,没事就在那儿想,想到一句写一句。还打电话给我的同学讲我构思的故事梗概。同学的回答让我有了一定的信心。还打电话问过我以前的女朋友,说实话,她就是故事中女主角的影子。坦白说:《不要离我太远》中的樊上硕有我的影子。哈哈,不好意思,见笑了啊!用了一个暑假,剧本终于出来了,松了口气。

   

    开学后,我把分镜头剧本拿给指导老师看的时候,老师说:内容不积极向上,不能通过。因为机器是我们教研室的,老师不通过,你就甭想拿机器。剧本不行,不行就改呗。老师还亲自指定一个他最放心的同学给我做监督,他就是我们的编剧助理罗金洲。罗金洲曾担任过我们班的班长,还是我们院学生会的副主席,也是预备党员。我就把剧本给他看,看后他说:这个东西拍出来肯定不行,弄不好就让人说弱智。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用心去写的东西一定有它的真情所在。如果不是当时我的信心坚决,这个剧本就被毙掉了!

   

    下一步就是成立剧组。这个还算顺利,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学的这个专业,所以我就在班上号召了一下,十几个人都很热情。

 

    招聘演员用了一周时间,我们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有48位同学,他们的表现都很另我吃惊。这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黄云溪(就是我们据中的女主角)表情做的很到位,还有很多都不错,以至于后来确定演员的时候还真费了我们好大的力气。最后确定了15位同学进行复试。又是黄云溪的表演打动了我(当时她说着说着就流泪了)。为什么选樊上硕呢?是因为他表演的思路和我想象的一样,没办法,人都有这点倾向,谁要他和我想的一致呢!哈哈。其实,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一号的人选,虽然黄云溪在面试的时候表演的很精彩,因为我把所以的戏份几乎都放到了她一个角色身上,结果证明我们没有选错!

   

    我们开拍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我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评估,那是绝对不能逃课。所以我们只有周末拍(一个星期拍两天,周五和周六)。一直到最后我们只逃了一次课。说到那次逃课我想起来了。那是拍高中那场,本来我们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务处联系好的,也是他们打电话让我们那天过去的,我们都知道他们能找个时间配合我们拍摄不容易,所以我们就只能听别人的时间安排。所以我们就只能逃课了。然而,等我们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那个老师不让我们拍了,说我们的剧本的思想不健康。我嗨!真是把我们给气的都想扁那个老头,哈哈。(气话啊!)没办法,最后我们只能来到我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中,为什么一开始没选我们学校附中呢,是因为我们学校附中没有高中,最高只有初三,看到片子里都有些孩子气!不过拍摄的时候他们都很愿意配合。感谢好多人!最后拍了个教学楼的全景,随着下课铃的结束,我们整部片子也拍完了最后一个镜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镜头也是正个片子的第一个画面!

   

    后期就在我自己的电脑上完成的(真的感谢我的电脑,它帮我做了好多事,现在敲的也是我的这台电脑。)。以至于后来同学们都认为我的电脑配置很好,其实只是一台配置很普通的家用电脑。只是硬盘不够给老师借了一块120G的硬盘。这样,我断断续续剪了两个星期把片子完成了!期间也遇到过很多问题,也有很多人给予了很多帮助,感谢!

 

    2004年的最后一天。片子在我们学校的洪毅堂公映了,虽然放映的设备没有调试到理想的效果,不过从观众的眼神和掌声中,我知道我们成功了!放映结束后,我一人徘徊在校外的大街上。就像我很期待过年一样,然而在听到新年的钟声响过之后,我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失落,我知道,一切都过去了,新的一年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andyzgh 文章页数第[1]页 


■ 相关连接
·还没有相关文章
DVFILM简介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5 DVFil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热线 13966718906
皖ICP证备05012547号 中国DV影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