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编自演的电影《成长的颜色》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点击:0 时间:2005-2-8
一部讲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电影《成长的颜色》将从20日起在河西高校区免费公映,而该片的首映式也将于当日在通程商业广场举行。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在于:从剧本、主题曲的创作直到导演、摄像、表演,全部是由在校大学生完成的。这也是长沙在校大学生拍摄并公映的首部电影作品。
昨日,记者采访了该剧的制片人兼总导演张宇——一名湖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系的大四学生。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要拍一部电影?
张宇:想法来得很突然,大三时觉得校园时光过得太快,应该做点什么当留念,而我们的专业正好是广播电视,所以便想到要拍摄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电影。一群好友凑在一起熬了几个通宵后,便拿出了剧本,最开始名为《零点咖啡屋》,前前后后一共改动了7次。
记者:《成长的颜色》揭示了大学里同学之间的明争暗斗,现在外地的校园DV族流行拍剧情阴暗的“灰色电影”,代表作便是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几位学生在去年完成的《完美动物》,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写实手法来表现大学中的人和事以及爱情,你们是否也受到了这股“灰色电影”潮的影响?
张宇:我们想拍摄现实的生活,生活中当然免不了同学间的冲突。但就整部影片来说,应该还是属于反映“主旋律”的(笑),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追求与困惑,结尾也并不阴暗。
记者:你们作为一群既没资金、又没经验的学生,是怎样独立完成电影拍摄的?
张宇:我们买了许多电影专业书,恶补了一个月的导演常识,再凭着在电视台实习的一点经验,就这样硬着头皮上阵了。参加拍摄的所有工作人员和演员非但没拿报酬,还自掏了4000多元钱的腰包。拍摄最辛苦的时候,我们睡过马路、睡过女生宿舍的走廊。
记者:在拍摄和表现手法上是否有尝试?
张宇:影片中,我们运用了很多意识流和蒙太奇的手法,经常插进倒叙、回忆的镜头。影片的许多场景和人物造型也非常惟美,我在剪辑样片的时候就想,希望它是一部校园版的《花样年华》,当然这只是一相情愿。
责任编辑:andyzgh 文章页数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