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
校园中的DV人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点击:0 时间:2005-2-9 他们未曾接受影像制作的专业训练,甚至对电影大师的经典作品也未必耳熟能详。凭着年轻人的一股热情与冲动,他们设立起一家电影制片厂———起点工作室。在短短八个月时间里,这个由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名学生组建的工作室创作出了一部风光片、两部纪录片和三部剧情短片。他们的“作品”通过互联网在国内高校广为流传。近日,记者走近了华中科大校园中这一群DV人。
原以为,DV人会是装扮时尚前卫的所谓“新新人类”,没想到起点工作室的几名主要成员全是拘谨、腼腆的小伙子。不过只要一谈起他们的工作室,他们的DV作品,小伙子们可就打开了话匣子。
起点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周锋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室起源于一次大学寝室里常见的卧谈会。看过了在网上广为流传的那部DV短片《清华夜话》之后,他们便开始了热血沸腾。为什么不自己试试拿起摄影机呢,为什么不能像清华的学子一样拍出一部反映自己校园生活作品。之所以定名为起点,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开始对电影一窍不通,只是刚刚站在起点。2002年4月,起点工作室正式成立。开始的成员是8个人,每人出资1000元,购回一部DV机开始了。他们的第一部作品是2002年5月完成的校园风光介绍片《喻园之春》。该片主要内容是介绍校园风光。主要选取校园内各主要风景点进行拍摄,背景音乐配以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风趣幽默的字幕解说词是该短片最为突出之处,例如将学校各处小树林分别冠之以“快活林”、“野猪林”等名头,让人不禁会心一笑。大气的音乐加上调侃的解说,既表达了莘莘学子对于母校的浓厚的感情,又体现了学生群中特有的“周星星”式的“无厘头”风格。虽然该片的图象质量比较模糊,加上是手持DV拍摄,晃动比较明显,但仍在华工校园引起反响。他们将作品上传到校园网FTP之后,很快地被人四处传载,流传到国内其他高校。
首部作品成功之后,起点工作室一口气连拍了三部自称《瞎整系列》的短剧,分别为《整部手机》、《整顿自习》、《办个公司》。《瞎整系列》延续了起点工作室一贯的幽默搞笑风格,立足取材于学生日常生活,或讽刺校园内的歪风邪气,例如讽刺学生中盲目攀比的《整部手机》和调侃辅导员不以身作则的《整顿自习》。或自嘲学习生活中的苦闷无奈,如讲述学生创业艰难的《办个公司》。他们的影片创意、拍摄、演员、后期制作全部由自己担任,一部摄影机加上一台装有剪辑软件的电脑就可以完成全部工作。起点工作室的摄影师张圣君告诉记者,由于受到资金与时间的限制,他们的作品篇幅短小,片长仅为数分钟。为了方便制作和网络传播,短片均为数字模式(比如MPG,RM等格式)。这样作品可以很快地通过网络载体展示(主要是校内各大FTP站点);通过网络传播,流传到其他高校FTP站点。通常他们制作一部影片的周期是一周,事先写好剧本后,用一两天拍摄,然后再用大约一周的时间完成剪辑,然后上传到互联网上。当然,这一切全得在业余时间完成。比如他们的《办个公司》就是利用国庆节的假期完成的。
起点工作室的作品在华中科大校内拍摄,以校园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群体为描述对象,讲述高校学生自己的故事,因而观众不仅包括本校学生,还包括整个教育网用户。最有趣的是在那部《整顿自习》中担纲主演“严老师”的同学还因此成了明星,走在校园竟不时被人认出来。而由于是业余时间制作,场地也不好找。通常起点工作室拍片时,是选在中午午休时间在学校操场。有一次,拍摄时间久了,下午上课的同学三三两两路过,发现他们的拍摄场,不一会就聚上了一大群围观者,反倒让他们不好意思了。
不过在拍电影时并不总是这样充满了乐趣的,有时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场景就得磨破嘴皮。更麻烦的是起点工作室的成员全是小伙子,没有一名女性成员,因此他们所有影片也都没有女性角色。
起点工作室张爱国告诉记者,由于电影常识的不足,他们目前暂停了拍摄。他们自以为他们在电影拍摄语言上最大的导师是香港影星周星驰,而他们另一个重要学习源泉则是流传在互联网上的其他学校作品。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西安交大学生出品的《我的黄金时代》就让他们颇为汗颜。所以,他们正在筹拍的下一部片子,制作周期会更长,当然也会更出色。
责任编辑:andyzgh 文章页数第[1]页
|
DVFILM简介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5 DVFil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热线 13966718906 皖ICP证备05012547号 中国DV影视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