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数码媒体艺术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数码时代,这是新世纪科技革命给予我们的厚礼。就象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有过的昭示那样,艺术家的怀想一旦获得科学技术的推助,就会生发出异常绚丽的华彩。21世纪数码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视觉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条件。” 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极大促进了摄影、电视、电影的发展,一方面也孕育出独具审美价值的新艺术类型——数码媒体艺术。数码媒体艺术是个宽泛的学科范畴,影像艺术、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装置艺术和实验性绘画等许多传统艺术但充满了全新实验精神的艺术创作活动,都可以归于数码媒体艺术的旗下。数码媒体艺术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空间,更为年轻一代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充分的动力。不管是实现梦想,施展才华,还是选择职业,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数码媒体艺术这个领域中来。 数码媒体艺术教育正在兴起 在这个背景下,数码媒体艺术教育的迫切性就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数码媒体艺术教育已经逐渐走上成熟。数码媒体艺术进入中国艺术院校的教学为时尚短,但艺术院校综合的文化环境与造型艺术教学基础,十分有利于这种新艺术样式朝向高文化层面发展。数码媒体专业在艺术院校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全国的艺术院校都在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2000年,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建立中国第一个数码媒体艺术专业,积极探索数码媒体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办学形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数码艺术人才。此后国内其它艺术院校也纷纷建立起数码媒体艺术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数码媒体艺术教育的高潮。近期部分理工类院校也在计划发展数码媒体专业,数码媒体艺术可以应用到互联网、电视媒体、网络教学等广泛领域。 中国的数码媒体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有待发展提高的地方。数码媒体艺术是基于数码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对学校教学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造成这种现象有学校师资的原因,数码媒体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也大都原本是从事平面设计教学的,对数码媒体的接触也不是很久,而且在教学中可以借鉴的教材、参考资料、理论都很欠缺,只能在教学中摸索前进、不断完善。在数码媒体教学之外,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是增强教师自身建设,推动数码媒体教学的有效方式。 数码媒体教育同时也遇到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过去学校较为低端的技术设备没有能力创作出更高质量的数码媒体艺术作品,很多优秀的创意在表现过程中因为技术上的限制而极大影响了最终效果。因此,组建更先进的高技术含量的数码媒体艺术工作室成为推动数码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需求。 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艺术工作室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著名的集美术教学、创作和研究为一体的高等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艺术专业成立于2000年,它是中央美院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最新标志。中央美术学院2001年10月迁入现代化的新校址后,建立了全新的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致力于数码媒体系统与教学的研究,并主要选用了苹果电脑设备与视频软件。 中央美术学院是在最合适的时间开始发展数码媒体艺术专业,也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如新的教学环境、优秀的苹果电脑系统,以及人们对数码媒体艺术的认识。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的组建,极大促进了数码媒体艺术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发展进程。数码媒体专业的师生都对数码媒体艺术非常着迷,很多学生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经常在工作室学习到晚上10点多,可见他们对数码媒体艺术的热爱和投入。 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被一致认为是苹果产品和技术在数码媒体艺术教育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成为中国的艺术院校发展数码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数码媒体工作室建立后的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国内兄弟院校来中央美院考察和访问,不仅有高等美术院校,还包括一些工艺美校、技术院校等,并且都希望将数码媒体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来开展。 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艺术专业现有六个工作室,包括数码影像工作室、数码声响工作室、数码动画工作室、数码摄影棚、EPSON数码影像工作室和数码视频工作室,招收研究生、本科生和同等学历生。数码媒体专业课程包括数码图像、数码视频、三维动画、数码声响、设计表现、信息设计、互动媒体、专业创作、互联网艺术和当代艺术史。其中最主要的三个部分是数码图像、数码视频和数码声响。学生最着迷、最投入、最热衷的部分是视频部分,视频的丰富内容、较好的穿透力和较强的感染力极具吸引力。但是图像部分是数码媒体的基础,而声响创作也是数码媒体创作中很重要的方面,必须综合协调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艺术工作室不仅是培养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两栖人才的教学基地,也是学院国际媒体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学院每年邀请国际媒体艺术家和客座教授前来教学,并定期举办数码媒体艺术交流展。2001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在与美国相关学院合作举办的数码媒体研习班中,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高校的专业教师参加了数码视频的培训,为数码媒体专业在全国的建设与推广培养了第一批优秀人才。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数码媒体艺术大赛” 旨在促进中国艺术院校数码媒体艺术教育和创作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十几所著名的美术院校,依托苹果公司在数码媒体技术上的优势,于2002年12月中下旬在中央美术学院新校园举办了首届“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数码媒体艺术大赛”。从事数码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借此机会汇集一堂,探讨了中国数码媒体艺术的社会内涵、创作现状以及与美术教育的关系问题。这是中国数码媒体艺术教育界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和探讨活动,将数码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层次。 由于数码媒体艺术中DV的应用发展相对较为成熟,本次数码媒体艺术大赛只以视频DV作品的形式进行,以后随着数码媒体艺术的发展会逐步扩展到数码媒体艺术更多方向。大赛参赛DV数字视频作品没有主题限制,可自由发挥,注重DV作品的原创性、艺术性和技术性。这次大赛收到了数量可观的来自全国33所院校的249件DV参赛作品,参赛DV作品大体可分为剧情类、纪实类、实验类、动画类四类,反映了数码媒体艺术方兴未艾的气象,反映了青年艺术学子兴奋的倾往、热情的诉求和真诚的表达。 历时一个多月的数码媒体艺术大赛在150多位选手的激烈角逐下决出10名金银铜奖,清华美院的石浩以作品《两个流浪汉》夺得金奖,中央美术学院杨芬的《水墨本色》、北京电影学院宁浩的《明天》、清华美院李原的《180度》三篇作品获得银奖,铜奖和优秀奖也各有归属。从现场展播的获奖作品可以看到,大学生的数码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多是出于对DV的热爱和探索,多是表达个人的观念和感受、理想和生活。虽然不是每一件作品都很完美,有的还显得技术不够全面,主题不够突出,把握不够紧密,但在观察和感受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年轻的勇气,鲜活而生动。通过摄像机的镜头,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流动的生活世界,运用数码技术,他们编织了自己内心的图像信息,构筑的是自己的心灵世界。 苹果推进数码媒体艺术发展 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努力推进数码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日益把它真正变成一个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艺术形式。优秀的苹果电脑平台很适合发展数码媒体艺术,从平面合成,到动画、视频等,苹果在硬件及软件上都有着很好的支持。正是基于对推进数码媒体艺术及教育的共识,中央美术学院与苹果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数码媒体艺术工作室。 极具艺术气息的苹果电脑,Final Cut Pro等软件的强大功能,创造性的视觉效果,数码媒体专业的师生都对苹果非常着迷。苹果别具一格的产品、功能、技术和造型,是从事艺术的人们最好的选择,苹果产品给有创意的人们更多灵感,苹果产品与艺术教学环境的关系和谐,与室内设计融为一体,苹果产品堪称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苹果产品和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有前瞻性的技术创新,不断给喜爱苹果的人们以惊喜,这正是苹果的魅力所在。 数码媒体艺术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快速发展,艺术院校的学生目前已成为中国从事数码媒体艺术创作和探索的主力群体,年轻艺术家所具有的活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数码艺术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的创作与世界数码媒体艺术的发展融汇在一起。“数码媒体艺术会迅速地发展,因为它太让人们着迷了。”
|